1.寶馬中國回應降價傳聞
2.奔馳寶馬路虎在華全面降價,你怎么看?
3.寶馬ix3為什么降價這么多
4.疫情后降價潮:寶馬、奧迪、沃爾沃、凱迪拉克緊湊SUV降幅近7萬
5.寶馬x1降價不到14萬1
6.寶馬5系大跌4.69萬元,其中新款車型也跟著開始“降價大甩賣”
7.探店2021款寶馬5系,最高降價5.49萬,這次真的放棄\"尊嚴\"了!
寶馬中國回應降價傳聞
201.8萬元、210.7萬元、168.49萬元、143.89萬元,這是X5M在過去十年內的價格變化。十年指導價降幅超過50萬,這幾乎趕上了一臺頂配豐田蘭德酷路澤在十年內二手車的跌價水平。
作為寶馬的性能“扛把子”車型,X5 M的價格走勢自然會讓人聯系到競爭對手的打壓。然而,讓M-Power放下身段的,并非AMG與RS。
AMG、M-Power、RS,這是多少德粉為之瘋狂的字母。在筆者還在讀初中時,如果有一本雜志做了奔馳AMG E63 Estate、寶馬M5 Wagon和奧迪RS6 Avant的三車橫評,那我一定會把那篇測評的首頁撕下來,作為海報貼在臥室的墻上。
而如今,M-Power的SUV旗艦車型X5 M與X6 M迎來了第三代車型。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兩款車型的售價來到了143.89-146.89萬元的水平,比上一代車型整整降了近30萬。甚至,你都無法用X5 M的錢買到曾經X5的頂配車型50i。
曾經的無數人心目中的Dream Car,如今到底發生了什么?
更便宜的X5 M變弱了嗎?
降價即減配,這是大多數人看到這個價格時的第一反應。可在一臺豪華品牌的高性能旗艦SUV上,寶馬真會做這種事兒嗎?
顯然不會。
五年前的寶馬X5 M擁有一臺575匹馬力、750牛米的4.4T V8 S63B44引擎+ZF 8AT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為4.2s。
今天的寶馬X5 M擁有一臺600匹馬力、750牛米的4.4T V8 S63B44引擎+ZF 8AT變速箱,零到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9s。
動力增加25匹馬力、0-100km/h加速成績削去0.3s,獲得如此提升所付出的代價,竟然是省了25萬。
而當打開兩款車型的配置單時,你也會驚奇地發現,除了懸掛形式、油箱容積、大燈清洗這些細微的配置之外,全新X5 M在賬面數據上完全碾壓老款。在擁有更強性能的同時,竟然還帶來了更大的車身尺寸和更高的配置水平。而且,就算你把選裝件點滿,全新X5 M的價格依舊沒有達到老款車型的起售價。
寶馬X5 M的價格,究竟是受到了誰的打壓?
誰對X5 M產生了威脅?
當我們提到X5 M的直接競品時,奔馳GLE 63 AMG與奧迪Q8 RS是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幾臺車。但是X5 M的壓力,遠不止于此。
首先是產品性格對X5 M的影響。由于quattro系統的存在,奧迪RS系列更加偏重于四驅系統所帶來的強大全天候性能。所以在許多德粉的心目中,AMG和M-Power才是更加門當戶對的德系高性能銘牌。
可實際上,AMG與M-Power的性格同樣天差地別。
前者更多專注于引擎性能,真正的“買發動機送車”理念,這也是為何AMG常被人們戲稱為“德系肌肉車”;而后者則更注重車輛的均衡性能,講究如何以最高效的方式將動力傳輸到地面之上。
所以在熱愛賽道駕駛的車迷群體中,M-Power會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如此的性格,使得M-Power在M2 vs A45、M3/4 vs C63的直接競爭中占據了明顯優勢。對于尺寸更小、重心更低、更適合在山路上飛馳、更適合在賽道中刷圈的轎車與跑車來說,M-Power對于性能的平衡顯然是更為合理的品質。
可是,在大尺寸的SUV車型上,這一切卻悄悄發生了改變。
筆者曾經駕駛過上一代ML 63 AMG,晃晃悠悠的懸架、單邊接近兩圈的方向盤打死圈數,以及遠超過兩噸的車重,使得那臺車與運動、賽道沒有任何的關系。但是,身前那臺6.2L V8引擎所迸發出的聲浪與扭矩,實在是令人無法抗拒。
在SUV大車重、高重心的先天劣勢面前,AMG稍顯弱勢的賽道性能被掩蓋了不少,而引擎所散發的魅力則被進一步得到了彰顯。而在X5M身上,M-Power的賽道優勢卻被明顯壓制。
沒有人愿意天天開著一臺中大型SUV上山或者下賽道,他們更愿意去享受高速巡航時車輛所展現的從容感與深厚的動力儲備。而在這一點上,AMG顯然比M-Power完成得更好。
關于第二方面的壓力,則來自于寶馬自己。前Top Gear主持人Jeremy Clarkson就曾說過:在普通版本的寶馬5系已經足夠優秀的時候,誰還會需要一臺M5呢?這句話放在X5 M身上同樣適用,即使X5 M降價到了144萬,可配置更好、油耗更低、0-100km/h加速成績也能夠5開頭的X5 M40i,卻只需要85萬。
關于這一點,AMG顯然也做得更好。許多人選擇AMG,并非為了極致的動力,大多數只是為了那幾個字母而已。此時AMG便迅速放下身段,接連推出53、43,甚至35尾標的AMG車型,讓更多人有能力也更愿意去選擇一臺AMG。
反觀寶馬,縱然擁有M-Performance系列,可它始終不是M-Power。這或許是寶馬的一種堅持,可人們對于M-Performance的差異化認知,甚至不及奧迪的S系列。
與此同時,X5 M的產品定位也會為其帶來一些壓力,因為任何一臺豪華品牌的旗艦產品的“頂配車型”,都很難與超豪華品牌的同價位車型相對抗。即使X5 M擁有比卡宴Turbo更強的性能、比“進店”選裝后的卡宴S更低的售價,多數人也更愿意花這一百大幾十萬買一臺保時捷,而不是寶馬。
而這也是卡宴S、卡宴Turbo、乃至蘭博基尼Urus的能見度均遠高于寶馬X5 M的原因。
但其實,以上三方面壓力加起來,都不如最后這一條鲇魚攪得厲害。
強如X5 M,也躲不開鲇魚的攻擊?
沒錯,這條鯰魚又是特斯拉。
在把豪華品牌轎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的同時,人們甚至忽略了特斯拉對于寶馬X5 M這類高性能豪華車型的威脅。當我們在驚嘆新款X5 M擁有600匹馬力的同時,隔壁的Model X高性能版已然擁有了785匹馬力和2.9s的0-100km/h加速成績。
更可怕的是,它只要88.09萬元,而且不用交購置稅。
在電池技術與基礎建設還不夠發達的大環境下,電動車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弊端。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電動化的到來確實大幅降低了高性能的成本與門檻,甚至讓高性能變得“廉價”。
而將電動化的這一特質發揮到極致,正是特斯拉的本事。
或許傳統車迷會不甘心地反駁道:沒有發動機怎么能叫車!確實,電動機沒有辦法完全取代內燃機的魅力。但反過來說,我們所理解的“內燃機魅力”,難道不是百年來被內燃機固有缺陷PUA的結果嗎?
分享一個有趣的事實,在世界范圍內的主流市場中,寶馬X5 M的大幅降價行為實際上僅出現在了中國。在X5 M的原產地美國,2020款車型的售價相較老款甚至還提升了超過一萬美元,來到了六位數的水平。
這也足以證明,寶馬X5 M顯然在中國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
在汽車文化相對成熟的歐美地區,車迷對于一臺性能車的追求會更加的多元化。可在中國,大多數車迷最為追崇的性能一般只有一個——崩零百。
此時,電動機的動力輸出特性優勢足以將內燃機的聲浪優勢完全碾壓。而在駕駛特性無法完全展現的中大型SUV上,Model X相對寶馬X5 M的優勢便完全展現了出來。
即便只是為了玩車,Model X極致炫酷的鷗翼門,也會成為促成交易行為的直接原因,尤其當你感受過寶馬X5 M那個“居家風”十足的內飾之后。
人們都說,Model 3的強勢對“寶馬3系們”造成了強有力的殺傷,可在大家意識到之前,Model X的強大動力卻已經悄無聲息地“殺死”了寶馬X5 M。
寫在最后
在過去,我們選擇一臺豪華品牌的高性能車型,是為了追求那份無與倫比的性能、操控,以及這一切所帶來的內心滿足感。可如今,當電動化將這一切都擊碎的時候,我們還為了什么?信仰,還是聽個響?
或許,作為內燃機愛好者的我依舊會為了信仰買單,可若到了我真的有經濟實力能夠在X5 M與Model X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我不一定會做出與現在一樣的選擇。
因為擊敗寶馬M的,從來都不是奔馳AMG。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奔馳寶馬路虎在華全面降價,你怎么看?
認識EDC系統、車型調查 最近我們在微博和論壇上發現了一個傳聞,2013款 寶馬3系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車型“降低”了電子減震控制系統。有網友投訴,按下SPORT按鈕后,顯示屏顯示車輛懸架變紅,但實際懸架的阻尼沒有變化。隨后,我們對寶馬3系車型進行了調研。現在,我給大家講講寶馬的可調阻尼懸架。
事件回顧——寶馬3系“減懸”風波
"單擊查看帖子"
日前,寶馬3系論壇網友esto Lillan發現,寶馬3系短軸懸架的實際配置與按下SPORT按鈕后的顯示有些不同,疑似“減配”,隨后發文與大家討論。后來聯系我們后,網友更新了帖子。
●了解電子減震控制系統
電子減震控制系統示意圖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電子減震控制系統。電子阻尼控制系統是一種阻尼連續可調的阻尼系統,可以理解為可以軟化或硬化的阻尼系統。
電子阻尼器控制電子阻尼連續控制系統的核心部分是EDC阻尼器,與我們介紹的CDC阻尼器原理一致。但在寶馬的EDC阻尼器中,用于調節阻尼的電磁閥機構并不像CDC阻尼器那樣位于阻尼器筒外,而是位于活塞上,直接調節活塞流量閥的開度。該系統的處理單元通過總線共享車身高度傳感器、車速傳感器和轉向角度傳感器的信息,并對減振器阻尼進行實時調節。減震器預設了軟、中、硬三檔阻尼響應曲線,駕駛員只需選擇相應的模式即可。
●國產和進口3系懸架的調查
為了搞清楚 新3系 是“降價”還是一直如此,我們向寶馬ETK系統求證,寶馬用這個系統查詢零件號和裝配位置,有可信度。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以下內容,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電子減震控制系統和M動態底盤的區別。電子減震控制系統是以EDC減震器為核心的系統,處理單元根據車身高度、車速、轉向角傳感器的信號實時調整減震器阻尼。m動態底盤是可選套件,但不包括EDC減震器。
◆幾種模型的調查結果
◆只有M系列配有電子減震控制系統
「E92 寶馬M3 」
我們可以看到,寶馬M3的前減震器用于電子減震控制系統。 寶馬M系 列中的M3、M5、M6都配備了電子減震控制系統,而M系列1則沒有這個功能。繼續看下面的調查結果,你就知道在國內市場上,只有M系列配備了電子阻尼控制系統,而3系減震器沒有阻尼調節功能。
◆新老進口3系也沒有電子減震控制系統。
“E90寶馬335iж
「F30寶馬328i」
M動力底盤采用了老款寶馬E90 335i和新款F30 328i的減震器,不具備阻尼調節功能。
其實是誤會、國內不可選裝
◆國產3系怎么樣?
「F35寶馬335Li」
新款F35 335Li的減震器只是原車的標配之一。可以看出,新3系沒有出現電子減震控制系統“減配”的事件,但從來沒有。
◆這次“減量”事件其實是一個誤會。
既然國內市場自始至終都沒有電子減震控制系統,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很多網友反映,按下SPORT鍵后,顯示屏上的車輛底盤變紅,減震器也變紅了。因此,很多人下意識地暗示自己減震器變了,但實際上減震器從來沒有變過。當然,一些不了解情況的銷售人員所做的虛假宣傳也是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
換個角度想想吧。圖中傳動軸、主減速器甚至副車架都變成了紅色。他們都變了嗎?也許,整個機箱都變紅了,只是為了渲染整體效果。
●國外可選,國內錢裝不了。
其實新3系不是沒有電子減震控制系統,而是在國外。在中國,即使你家有錢,對不起,你也不能選擇。
在北美市場,全新3系可配備動態控制套裝,包含自適應M電子可調阻尼懸架,售價1400美元。
在國內市場,可選的內容只是一些不同規格的輪圈、不同顏色的車漆、內飾和座椅顏色。可以看出,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只要新3系投放中國市場,就不可選裝可變阻尼懸架。
全文摘要:
對寶馬3系“降價”事件的調查結論;
1.寶馬在全球的3系車型中沒有電子減震控制系統,但不同的是,這種配置在國外市場可以選裝,但在國內不能選裝,上一代寶馬E90車型也沒有這種配置。事實上,這種配置在中國市場從未出現過。
2.按下SPORT按鈕后,寶馬將顯示屏上不會改變的部分,如副車架、傳動軸、減震器等設計成了紅色,嚴格來說是對消費者的誤導。我們呼吁寶馬對界面進行更改。
3.造成這一事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不擅長做生意的銷售人員亂宣傳。希望這些與消費者有直接接觸的人,認真熟悉自己的專業知識,認真告訴他們,不要再欺騙消費者了。
雖然這個事件是一個誤會,甚至是一個笑話。我們認為,作為一個著名的汽車品牌,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在消費者的位置上,而不是做出一些模棱兩可的“回避”設計。以假亂真的銷售人員誤導消費者的問題,也必須引起這個行業的重視。
感謝專車之家馬寶3系論壇用戶:esto Lillan對他們的大力支持!
“降價”風波還未過去,又有新的生銹事件被車主拉出來,新車座椅骨架生銹,讓車主感到尷尬?無論你的車是什么牌子,你只需要把座椅抬高到最高點,用手電筒,就能清晰地看到座椅下的世界。如果你也發現這樣的鐵銹或者銹斑,希望你在文章中留言,或者直接去新浪微博@我們,我們會調查這件事。
點擊名字直接進入微博頁面:張紅然、、、李、唐。
@2019
寶馬ix3為什么降價這么多
奔馳寶馬路虎等國外豪華品牌汽車在華全面降價不是首次,距離此次降價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年底,那一次降價幅度甚至比這次降價還要大。上次降價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關稅的全面下調引起的連鎖反應,而此次降價主要的原因則是市場的持續走低。豪車降價實際上一直在路上,僅在去年下半年有影響力的降價就達到了三次,而且都是價格上真金白銀的下調,還不包括各銷售商線下開展的其它優惠活動,包括一些口碑和銷量一直堅挺的傳統熱銷車型。像捷豹路虎、英菲尼迪QX70、雷克薩斯KS、寶馬X6等這些車型,都有了很大的價格跳水。
豪華品牌車輛在華全面降價,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一是關稅調整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2018年因為受貿易戰關稅調整的巨大影響,供需雙降,交易一度下滑嚴重,但在12月,國務院關稅稅則通告,從2019年1月開始暫停3個月的關稅,在這個重大利好的關稅政策刺激下,各大汽車經銷商都大幅增加了平行進口車的進口計劃指標。
二是市場持續疲軟,銷售壓力增大。去年年底關稅調整后,經銷商的進口指標激增,庫存增量擴大,但市場端的表現并沒有因為關稅的暫停興奮起來,相反較上一年度還出現4個多點的回落,進口數量的增大與市場的下滑,供需背向發展的現實加劇了經銷商的銷售壓力。
三是汽車市場進入深度調整的窗口期。受宏觀經濟發展形勢和國際貿易關系的不確定性影響,2019年進口車市場風險大于機遇,國內市場的選擇更加謹慎,也更加多元化。
疫情后降價潮:寶馬、奧迪、沃爾沃、凱迪拉克緊湊SUV降幅近7萬
1、市場競爭加劇:隨著汽車行業逐漸競爭不斷加劇,導致寶馬汽車有了銷量下滑的跡象,特別是奔馳汽車和大眾汽車以及奧迪汽車都開始降價,給了寶馬很大的壓力,從而開始大幅度降價。
2、國內汽車行業崛起,中國國內汽車行業逐步興起,國內自主品牌現在質量越來越好,而且已經在汽車市場上得到了全面驗證,這也導致寶馬作出下降價的規定。
寶馬x1降價不到14萬1
最低20萬不到,就能買豪華品牌緊湊型SUV,這在過去完全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但如今,這樣的好事真的發生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漸趨平緩,各地復工復市回歸正常,車市也展開了一場大戰。日前,筆者走訪本地多家4S店之后發現,預期中的“降價潮”已經全面來臨,尤其是豪華品牌,絕大部分都拋出了比此前年底沖量階段更具誘惑力的促銷政策。
以年底筆者陪同朋友購車時關注的緊湊型SUV為例,寶馬X1和X2、奧迪Q3、沃爾沃XC40、凱迪拉克XT4等,降價幅度均已超過6萬,很多車型甚至超過7萬元,部分入門版車型甚至拉低到20萬元以內——這個價格,已經是普通合資品牌SUV的核心生存空間。
同樣是花20萬買緊湊型SUV,原本瞄著合資品牌的人,這下心頭更得泛起漣漪了。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這些如今近乎“白菜價”的豪車們,到底便宜到啥程度。
奧迪Q3:降幅達到6萬元
作為國產奧迪Q3的第二代車型,這一代Q3依然難得地保持了不加長的做法。但可惜的是,國人似乎不太買賬,過去這一年,Q3在國內的銷量為62561輛,跟前幾年相比,銷量有所下滑,風頭也被老對手寶馬X1搶了。
最近,也許是看到老對手寶馬X1的促銷力度再創新高,也許是疫情當下廠家和經銷商普遍存在的庫存壓力,筆者在4S店了解到,Q3不僅價格方面有所松動,就連金融政策也更為寬松。
據銷售顧問介紹,Q3目前實際售價能在指導價基礎上降6萬元,這就意味著入門版的1.4T車型只需21萬多——這個價格,你還會考慮大眾旗下的那兩款緊湊型SUV?雖然同樣是1.4T配7速雙離合,但奧迪這塊招牌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更為重要的是,奧迪廠家近期針對Q3推出了頗具吸引力的金融政策:零管理費、零利息,而且,針對Q3這款車,一年之后還可以按照當初購車發票原價等額置換新車。
但是,銷售顧問也透露,零管理費的金融政策并非全品牌車型都能享受,廠家目前只針對Q3、Q2L和A3這三款車型在開展,而且3月份結束后很有可能就沒了。所以,如果你正好有意這三款車,那就抓緊了,趕在最后這兩天抓住機會。
沃爾沃XC40:降幅超過6萬元
其實,像奧迪Q3給促銷政策加了一個隨時可能收回的期限類似,沃爾沃對上市還不到一年的國產XC40,也采取了類似的手法。
筆者周末在本地沃爾沃4S店了解到,商家目前對外普遍的報價是全系降價5萬元,這比去年底沖量階段加大了1萬元,但這并非當前的實際底價。據銷售顧問透露,3月最后一個周末,店里正在舉行特購會,消費者只需交199元報名就可參加,XC40最終售價比實際售價降低6萬元以上,如此一來,也就是說只需20萬出頭就能拿下這輛年輕時尚的北歐豪車了。要知道,跟奧迪Q3相比,XC40用的可是8AT變速箱,在配置方面也有明顯優勢。
當然,XC40也并非十全十美,畢竟入門款車型只是搭載的1.5T三缸發動機。只不過,看在降價6萬這個份兒上,其他什么的都不重要了,畢竟沃爾沃這款三缸機也是經過了多年的考驗,在領克品牌和吉利品牌很多車型上也在廣為應用。
去年,國產XC40車型在市場上賣了7個月時間,銷量為13216輛,跟奧迪Q3月均5000余輛和寶馬X1月均近8000輛的表現差距還比較明顯。即便在二線豪華品牌里面也不顯山露水,但這都跟當時的價格偏高有直接關系,如今車價跟大家持平,銷量也就值得期待了。
寶馬X2:降幅超過7萬元
如果說奧迪和沃爾沃6萬元的優惠幅度已經足夠有誠意,那么同為緊湊級SUV的寶馬X2,就更加實在了,因為它的優惠力度超過了7萬元。
年前,筆者走訪寶馬4S店時的促銷政策為X1優惠6萬元,X2優惠6.5萬元左右。如今,當筆者再次進到寶馬4S店,銷售顧問表示,兩款車的促銷力度都進一步擴大了,普遍的情況是,基本上每款國產寶馬車型都比年前增加了6000元的降價幅度——這是因為廠家近期針對每款車給出了6000元的終端銷售補貼,同樣也是限于3月份之內。至于4月份會不會真的取消那6000元補貼,得到時候才能知道。
而且,跟奧迪類似,寶馬也在金融政策方面有動作,雖然沒有像奧迪那樣直接推出零利息分期購車,但取消了按揭管理費,也為買家省下一筆可觀的銀子。此外,為了降低分期購車的利息,銷售顧問還非常實在的給出了建議:按照最長5年期分期購車,年利率只有3.72%,比一年期5.88%的利率低了一大截,之后在按揭期間隨時可以提前還完尾款。此可謂一舉三得,不僅能享受最低的利率,每月還款壓力也小了不少,還能隨時根據自己財務狀況提前還款。
也許有人會嫌棄X2入門版也是1.5T三缸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但根據筆者的試駕感受來看,寶馬在三缸機和雙離合變速箱的平順性方面做的已經很優秀了。更何況,19.4萬的車價買一輛寶馬的緊湊型SUV,而且還比X1更有駕駛感,你還想要怎樣?
當然,對后排空間有硬性要求的人,目光直接對準X1就行。
凱迪拉克XT4:降幅超過7萬元
最后,我們把目光對準這個價位另一款性價比頗高的車型——凱迪拉克XT4,對于這款上市一年半的豪華緊湊型SUV,筆者個人覺得是這幾款車中最為實在的,因為它是少有標配2.0T發動機的。
年前,筆者走訪凱迪拉克4S店時,XT4的優惠政策是明面上降價6萬元,最終下定還有5千元的底線可談,但如今,這一底線徹底放開,直接降價7萬元,另有一些禮包之類的。如此一來,以筆者朋友之前買的兩驅領先型(廠家指導價28.97萬元)為例,如今不到22萬元就能拿下。
據銷售顧問介紹,這一政策大概是3月中旬開始的,原因就是店里年前大量進了一批車,現在需要快速消化,待到庫存消化得差不多了,政策肯定會回收。
說實話,如果你考慮的是凱迪拉克XT4入門版車型,價格已經跟寶馬X2一樣刷新到19萬元區間了——但它跟寶馬X2不同的是,它有同價位獨有的全系2.0T發動機+9AT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不僅在豪華品牌里面鶴立雞群,就是合資品牌緊湊型SUV也只能望其項背。
去年,XT4的銷量表現不俗,作為二線豪華品牌的領軍者,它交出了月均近4000輛的成績單——月銷水平僅僅比奧迪Q3少了一千輛左右。
最后說說
其實,筆者近期走訪的店還有不少,包括捷豹、雷克薩斯、林肯等品牌,也都有各自的緊湊型SUV車型,只是情況各有不同。
比如,捷豹E-PACE入門版車型一樣殺到了20萬元以下,只是經銷商處沒有現車,因為銷量太寒磣,店里干脆采取訂單式銷售;雷克薩斯UX,雖然終端降價1萬元,但跟今天探討的其他幾款車比起來,價格仍然顯得“高高在上”;至于林肯冒險家,由于是剛剛上市的新車,是不可能直接現金優惠的,也許等到年底,它才會加入降價的大軍里面。
根據乘聯會的統計,3月份前三周車市依然處于同比大幅下滑的狀態——降幅為45%,這雖然比2月份看似好了不少,可依然是壓力山大。當前,汽車業正處于全面復工的狀態恢復期,業界呼吁的國家層面汽車消費刺激政策,暫時還沒能出爐,但各地經銷商都面臨快速消化庫存和減少疫情損失的現實需求,于是,多年來頭一回出現的陽春三月抄底潮,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根據筆者前幾天走訪的情況來看,這一波降價潮不僅僅是豪華品牌在開閘,合資品牌和國產品牌也普遍如此。所以,今年有新購或者換車規劃的,不妨把計劃稍微提前幾個月,沒準,當下才是今年買車最劃算的時機。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寶馬5系大跌4.69萬元,其中新款車型也跟著開始“降價大甩賣”
寶馬X1為什么一直降價?就寶馬X1目前的價格來說,我還是覺得不太靠譜。
寶馬X1沒有什么很突出的地方,或者應該說是做不好,做不好,做不好的那種。推出之初就要30多萬,頂配也差不多50萬!據說如果帶著這個錢的人來X1,感覺就像買了一個品牌,或者真的不值這個價。另外,奔馳最近都在計劃升級,所以每個系列都在降價。為了競爭,寶馬、奧迪等紛紛效仿。所以繼續降價是很自然的。
通俗地說,寶馬是一款高檔車。為了保持自己的高檔,上市的時候價格肯定會更高。不管是什么模式,終究不是傻子。高的時候肯定很難賣。后期為了增加銷量,肯定會變相降價。而且這款車水分比較大,X1也沒什么特別的,不僅X1在下降,其他車型也在大幅度降價!
寶馬X1雖然不大,但是底盤高,停車方便,非常適合女性車主。
寶馬X1未來會降價嗎?
這輛車怎么說?不知道你所謂的降價是廠家降低指導價,還是本期優惠結束后下一次到貨。X1目前的折扣幅度已經是最大的了,很難再給折扣了。也就是說,比如說指導價25萬,4S店今年年底報價3萬,那么22萬的價格在未來幾年基本穩定,之后可能會因為未來其他競品車型的出現而被迫降價。
我不知道你為什么要買這輛車,只是為了開豪車有面子。這么說吧。很多人覺得像寶馬3、X1這種車,現在都爛在街上了也不算什么,很多人也把這種車位叫做_絲車。25萬到30萬的價格就能買到一輛不錯的中級車。比如君越,或者大眾CC,選擇面很廣,而X1和兩廂車沒什么區別。所以根本比不上這些中型車。當然除了品牌。
再者,樓上說X1適合越野,寶馬本身稱其為入門級城市SUV。這款車完全沒有越野能力,而且因為場地不高,通過性也不比一些中級車好多少。
寶馬x1為什么一直降價?
因為新車型要出來了!
前身平臺成本低,再加上產能過剩,肯定會降價銷售!
新模式即將下線或產能過剩。
寶馬x1還會降價嗎?很大嗎?
這輛車有折扣。前段時間給媳婦買了一臺X118豪華型。原價31W9折4W27W7。
2.0的動力足以在城市中行駛。女性對動力沒有要求,但我開的是比較肉的,X118的方向盤沒有電子動力也是極重的。
28.238000的報價建議樓主現在就開始。寶馬的全國報價開始縮水。早買早享受。
價格僅供參考。
最低價28.2萬,目前25萬可以買到。降價的因素很多。目前,德國進口汽車增加了對中國的訂單量。寶馬以1系為例,一直有30%的最低價。個人認為X1還是有降價的可能,目標是降價20%,也就是28.2萬的價格降到了22.5萬左右。當然,時間不能這么快。畢竟,它仍然賣得很好
是的,因為銷量不是特別好。
應該不會掉太多。畢竟現在是金九銀十的購車旺季。
建議你買2.0TXDRIVE,優惠后大概33W。
什么事?寶馬X1和豐田RAV4成為競爭對手?沒錯,從X1降價6萬多元開始。
如果拿寶馬X1和豐田RAV4比較,你會想到什么?其實幾年前,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相干。畢竟一款是起步價接近30萬的豪華品牌緊湊型SUV。一款是普通品牌起步價不到20萬元的合資緊湊型SUV產品,之前隔了差不多10萬元的差價。在豐田RAV4潛在車主的預算條件下,直接從豐田RAV4的預算跳到寶馬X1就沒那么容易了。
不過最近我們收到了幾個網友的詢問,他們詢問的目標是在寶馬X1和豐田新款RAV4之間選擇哪個。事實上,當我們得到這個問題時,我們不知所措。現在人們的購車預算這么“跳躍”嗎?從17萬跳到27萬,預算彈性空是10萬?因此,這些網友基本上都讓我們先看看這兩款車目前的報價再做推薦。
帶著懷疑的態度,我們在網上查了查寶馬X1和豐田RAV4的報價。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會震驚的!目前,寶馬X1最低起售價已降至21.08萬元;豐田RAV4和豐田其他很多暢銷車型一樣,目前沒有一毛錢的折扣,而且由于RAV4目前供不應求,部分門店出現臨時漲價。我們收到了很多這樣的反饋,但是RAV4的漲價幅度很小。
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有些朋友糾結在RAV4和寶馬X1之間也就不足為奇了。對于新款RAV4來說,外觀和內飾設計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老款車型完全劃清了界限,開始向漢蘭達的設計靠攏。而且中高端車型的四輪驅動系統也表現非常出色。它是合資緊湊型SUV中為數不多的在越野性能上有一定實力的城市SUV產品。不用說,寶馬X1外觀更飽滿,外觀更大氣。關鍵是藍天白云的寶馬標志決定了它有多便宜,也是一個豪華品牌。雖然這款車的最大優惠是6.8萬,但是寶馬品牌的風格還是有的。
事實上,這兩款車的價格變化反映了它們在各自細分市場中的地位。就寶馬X1而言,雖然目前的銷量還可以接受,11月的銷量也超過了8000輛,但這樣銷量的前提和價格是用更多的降價來換取更好的銷量,所以目前21萬多的寶馬X1的價格并不完全是大降價,而是寶馬X1的一次正常運營。對于自主一線品牌的奧迪和寶馬來說,現在以價換銷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招數,也是一批好的有用的招數。相比二三線豪華品牌,一線豪華品牌更強,只要愿意降價,銷量就能上去;二三線奢侈品牌可悲的是,即使大幅降價,銷量也無法與一線品牌相比。
在今年中國汽車市場集體低迷的前提下,豐田銷量穩步上升,人們對豐田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的認可達到了新的高度。不僅在SUV領域,中型車前四名車型中,帕薩特和邁騰都大幅降價,雅閣價格體系寬松。然而今年2月上市的凱美瑞至今沒有得到一分錢優惠,可見豐田的價格體系有多強大。
當然,對于新款RAV4來說,相比老款,顛覆還是相當明顯的。可以說,老款RAV4是豐田特色最少的SUV產品,尤其是乘坐舒適性方面,后排感覺相當顛簸。全新RAV4在外觀、內飾、懸架和四驅性能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TNGA架構帶來了這款車品質的改變。
其實從目前來看,熱銷的RAV4保持了這款車的價格堅挺,存在漲價的現象。而寶馬X1作為寶馬SUV領域的代表車型,如今為了獲得更好的銷量水平,價格持續下降,接近普通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的水平,這也是豐田和寶馬品牌力的區別和變化。
當然,對于預算只有RAV4的準車主來說,為了便宜,我們不建議買寶馬X1。雖然X1降價幅度很大,但是寶馬就是寶馬,X1和RAV4的維修成本沒有辦法比較。寶馬X1的零整比高達635%,也就是這款車的零配件分別拆解,按市場價銷售,可以購買6輛以上的新車。打算買寶馬X1的車主其實買RAV4不容易,預算也沒問題,但還是要防止將來后悔。畢竟價格差距是可以抹平的,但是普通品牌和豪華品牌的差距并不容易填補。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的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
寶馬x1好不好?新寶馬x1的致命缺點
寶馬X1,算了,寶馬整個車系最大的問題就是故障率太高,大大小小的問題層出不窮,維修成本非常高!!
百萬購車補貼
探店2021款寶馬5系,最高降價5.49萬,這次真的放棄\"尊嚴\"了!
今日,小編從廣州當地的某汽車經銷商處了解到,廣州地區?寶馬5系目前購車最高優惠4.69萬元,38萬元起售。同時店家表示,近期上店看車會有禮品贈送。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寶馬5系這款車吧。寶馬5系在外觀設計上還是依舊那么“寶馬”,經典的家族式雙腎造型在此款車型上得以延續,在神韻上有點接近寶馬7系的范兒。
車身側面,隆起的肌肉線條很有運動氣息,讓整個側身展現的十分飽滿,輪圈運動美觀。
尾部設計相比之前穩重且不失活力,最明顯的變化體現在尾燈之中,全系標配熏黑的3D立體尾燈,造型更加立體且視覺層次更豐富。另外,下包圍使用黑色包圍并加入亮色格柵護板,輔以雙邊雙出的尾排管,進一步提升了運動感。
內飾部分,中控設計略偏向于駕駛位,方便日常行車操作,三層材質的拼接,并加入了木紋裝飾,使車內豪華感增添不少,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把向輕盈,握感飽滿,按鍵操作邏輯清晰,換擋機構使用的依然是雞腿形電子檔把,此外,該車全系標配四種內飾,顏色分別為黑色、火山紅、摩卡色以及干邑色,全部為皮革材質,使車內看起來質感十足,詮釋了寶馬對豪華感的的理解。在配置方面,新車將配備最新一代的Driver?Assistant?Professional(駕駛助理專業版),它將支持車道偏離警告,盲點監控,3D實時交通視圖,停車/倒車輔助系統和其他功能。?,并且具有支持IOS系統的數字密鑰。
動力方面,新款寶馬5系提供2.0T低/高功率發動機和2.0T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3種選擇。其中,2.0T低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35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2.0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85千瓦,峰值扭矩350牛·米;2.0T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綜合功率215千瓦,綜合扭矩420牛·米,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6.7秒,純電續航里程95公里,百公里綜合油耗1.5L。
小編推薦車型:2021款?530Li?xDrive?豪華套裝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最近,小編在寧波4S店探館的時候,發現很多豪華品牌最近的優惠力度都很大,比如寶馬4S店,有很多車型目前都在降價大促銷,像?寶馬5系這款車,有的車型最高都已經優惠到了5.49萬。當時我去的這家4S店,店里展示的是2021款?530Li?尊享型?豪華套裝版,這款車目前的優惠力度也達到了1.52萬,因為是新款嘛,所以優惠力度相對較小一點,小編也拍攝了這款車的一些細節照片,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分析下這款車!外觀方面,采用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前臉部分的雙腎造型前格柵依然很經典,搭配雙邊的矩陣式LED前大燈組,整體的視覺感受還是很霸氣的。車身側面方面,門把手處的一些凸起線條從車頭一直環繞車尾一圈,把該車凸顯的很有層次運動感。輪轂方面采用的是多幅式輪轂設計,運動感十足。尾部方面,熏黑的鑲嵌式尾燈組,看起來也是很有辨識度,與前臉造型相呼應!
內飾方面,主/被動安全裝備方面,搭載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被動行人保護、胎壓顯示、缺氣保用輪胎等。輔助/操控配置方面,搭載前后駐車雷達、360度全景影像、定速巡航、駕駛模式切換、自動泊車入位、發動機啟停技術、自動駐車、上坡輔助等。外部/防盜配置方面,搭載分段式電動天窗、電動感應后備箱、發動機電子防盜、無鑰匙啟動系統、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等。內部配置方面,采用真皮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換擋和記憶、全液晶儀表盤、HUD抬頭數字顯示等。座椅配置方面,采用仿皮的座椅材質。多媒體配置方面,搭載12.3英寸觸控液晶屏、GPS導航系統、藍牙車載電話、手機互聯/映射、語音識別控制系統、車聯網、后排控制多媒體等。
動力方面,2021款?530Li?尊享型?豪華套裝版搭載的是2.0L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5KW,最大馬力為252Ps,最大扭矩為350N.m。傳動方面,采用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這樣的動力系統在同級車型里也算是領先了,再加上目前的優惠力度也不小,喜歡的朋友可以入手了!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