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姑蘇,風物清嘉,文韻流芳。今天(5月1日),“蘇臺尚禮”暨中國古代織繡特展在桃花塢美術館啟幕,以古代禮制文化的莊嚴氣象和江南織造“天工自成”的精妙絕倫,為觀眾呈現出一場絕佳的藝術盛宴,助力打響“江南文化”品牌。姑蘇是江南文化的根脈所在,是“最江南”的文化地標。一直以來,保護區、姑蘇區始終牢記總書記“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的殷殷囑托,堅持“中心+、文化+、數字+”策略,圍繞“精細、精致、精微、精雅”目標,用好“續、多、新”路徑,深入推進“文化強區”建設。此次展覽,正是這篇“文化”文章里的“精妙”一段。
“蘇臺尚禮——文明劫波中的經緯韌性”展覽以清代乾隆宮廷巨幅刺繡《沐浴皇恩——郭子儀上壽圖》掛屏為核心,講述了一場歷經三個世紀的“文物漂流記”:從紫禁城慈禧御批、荷蘭畫師收藏,到海外拍賣回歸,絲縷交織間隱藏著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印記。“紋章煥彩”中國古代織繡特展聚焦清代宮廷刺繡,精選六十件龍袍、掛屏、補子等珍品,孔雀羽線“搶鱗疊繡”、金線織就十二章紋、水路技法虛實相生,展現了蘇州作為“江南織造”重鎮的蘇繡技藝。
據悉,“蘇臺尚禮”展作為美術館常設展進行展出。“紋章煥彩”特展展出至6月1日。展覽除常規展示外,還特別設置了“數字禮樂廳”“織造工坊”等互動展區,用年輕化的表達讓歷史可感可親。當蘇繡的“以針代筆”遇見宮廷的“禮制章法”,當海外漂泊的掛屏重返故里,觀眾可在沉浸式場景中回溯絲繡從姑蘇水巷到海外漂流的百年歷程,見證中華文明在堅守與碰撞中的生生不息,體驗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