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代碼:688367證券簡稱:工大高科公告編號:2023-026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3年6月7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募投項目延期的議案》,同意公司對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以下簡稱“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進行調整。公司獨立董事對本事項發表了明確同意的獨立意見,保薦機構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本事項出具了明確的核查意見。該事項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現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募集資金基本情況
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關于同意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證監許可[2021]1782號)核準,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2,169.00萬股,每股面值1.00元,發行價格為人民幣11.53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25,008.57萬元,扣除發行費用人民幣6,358.22萬元,募集資金凈額為人民幣18,650.35萬元。上述募集資金已于2021年6月23日全部到位,并由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進行了審驗并出具《驗資報告》(天健驗〔2021〕5-4號)。
公司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對上述募集資金采用專戶存儲制度,并與保薦機構、存放募集資金的開戶銀行簽訂了募集資金三方監管協議。具體內容詳見公司于2021年6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上披露的《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
二、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及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如下:
單位:元
三、本次募投項目延期的情況及原因
(一)本次募投項目延期情況
結合目前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建設情況和投資進度,在募集資金投資用途及投資規模不發生變更的情況下,對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進行調整,具體如下:
(二)本次募投項目延期的原因
根據公司與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合肥高新區”)經貿局于2020年8月簽訂的《工大高科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裝備產業園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公司募投項目“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數字化生產車間建設項目”、“基于AI與IIoT的鐵路站場智能無人化作業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基于5G的礦井機車無人駕駛及移動目標精確管控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原擬在合肥高新區侯店路與龍河口路交口東南角地塊(地塊1)實施。但自2021年6月公司上市以來至今,上述募投項目用地尚未達到啟動施工建設的條件,土地基礎建設工作尚未完成。
為推進公司募投項目的正常開展,并考慮實施地點與公司的協同效率,公司于2022年開始與合肥高新區相關部門協商更換項目用地事宜,新更換的地點位于香樟大道與習友路西南角(地塊2),與公司現有生產經營地址距離較近,可滿足公司長期發展的產業布局需求。地塊2的土地使用權原屬合肥高新區內其他企業,后合肥高新區管委會相關部門開展清理閑置和低效工業用地工作,并于2022年11月與該企業簽訂《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協議書》。2023年5月,地塊2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已被肥西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收回,至此地塊2已具備土地掛牌的基本條件。2023年6月,合肥高新區管委會向肥西縣人民政府發出《關于協調辦理供地的函》,請求其盡快協調辦理地塊2的供地手續。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為確保募投項目建設效果,合理有效配置資源,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權益,公司基于審慎性原則,對項目建設進度進行重新評估,擬對上述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進行延期,其中:“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數字化生產車間建設項目”由2023年6月延期至2025年12月;“基于AI與IIoT的鐵路站場智能無人化作業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由2023年12月延期至2026年6月;“基于5G的礦井機車無人駕駛及移動目標精確管控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由2023年12月延期至2026年6月。公司將繼續積極推進、實時跟蹤上述募投項目的項目用地進展情況,及時履行相關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并根據進展情況制定相應措施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
四、募投項目繼續實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規范運作》相關規定,公司對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進行了重新論證,認為上述募投項目符合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具有實施的政策條件、市場條件、技術條件等。本次延期僅對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進行了調整,未改變實施主體、募集資金投資用途及投資規模等,仍然具備繼續實施投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司將繼續實施上述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1、基于5G的礦井機車無人駕駛及移動目標精確管控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1)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化礦山建設行業高速發展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的總體特征是“富煤、貧油、少氣”,當前及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煤炭資源仍將作為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導性和基礎性能源,對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支撐新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將5G、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于礦山尤其是煤礦智能化建設,已成為關系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生產智能化進程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礦山尤其是煤礦智能化建設,不斷完善政策頂層設計。自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于國家層面對煤礦智能化發展提出具體目標以來,《關于開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的通知》《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關于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適用管理辦法》《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監察信息化總體發展規劃(2022-2024年)》《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國家部委文件相繼發布,為智能化礦山建設行業提供了充分的人員、財政、技術支持。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持續大力支持下,我國智能化礦山建設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本項目緊抓目前行業高速發展的機遇,滿足我國礦井智能化、少人化、無人化作業需求,持續推進我國智能化礦山建設,符合國家相關產業發展政策。
(2)下游客戶需求持續上升,市場前景廣闊可期
近年來,國家關于推進礦山尤其是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指導性政策頻出,國家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國家對礦山智能化建設領域的資源投入以及政策支持,拉動下游礦山企業的智能化建設投資需求的上升。
一方面,智能化礦山建設能夠使得礦山生產極大地提升效率、優化管理、保障安全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智能化程度已成為當前國家對礦山企業產能判定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效率更高、管理到位、安全達標的礦山將會優先獲得提產機會,反之則可能會被限制產能。因此,智能化礦山建設已然成為礦山企業的迫切需求,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此外,本項目專注于智能化礦山建設細分領域,實施后將增進公司成長與下游市場發展趨勢的契合度,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而增強公司的行業競爭力。
(3)行業技術積淀深厚,項目實施基礎良好
公司長期專注于智能化礦山建設領域細分市場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領先的技術支撐體系。截至2023年5月末,公司已獲得與智能化礦山建設領域相關專利權59項以及軟件著作權14項,形成智能化列車自動監控技術、礦井運輸監控系統調度技術、礦井機車無人駕駛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公司擁有深厚的智能化礦山相關技術積淀,為后續持續技術創新提供了重要保障,能夠確保公司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本項目以公司現有核心技術為基礎,進一步開發基于5G通信場景下的井下機車無人駕駛及移動目標精準感知與精確管控系統。目前,公司初步開發的技術或產品已在多個項目進行試點應用,具備良好的項目實施基礎。
2、基于AI與IIOT的鐵路站場智能無人化作業系統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1)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為本項目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當前,國家正大力提倡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中國制造2025》提出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將軌道交通裝備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重點產品目錄。
近年來,中國貨運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革。2018年4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明確提出“公轉鐵”,要求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此后,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相繼發布了相應的指導性文件,提出系列“公轉鐵”、“公轉水”政策,要求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大幅提升鐵路和港口貨運比例,進一步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及專用鐵路建設。隨著上述“公轉鐵”、“公轉水”、打贏藍天保衛戰、構建綠色生態物流體系建設等政策持續推進,大宗商品公路運輸將逐步轉為鐵路、港口運輸。鐵路和港口運輸量的增加,將帶動工業鐵路(站場)的改造和新建需求。此外,我國礦山、冶金、石化、港口等行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布局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快這些行業工業鐵路運輸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改造或建設,將成為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提高生產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2)公司的多年研發和積累為本項目實施提供了深厚的技術儲備
公司長期專注于地面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領先的技術支撐體系。
目前,公司已經開發出適應工業鐵路智能無人化作業系統應用的全電子計算機聯鎖子系統(CBI)、列車自動監控子系統(ATS)并通過SIL認證,完成列車自動防護子系統(ATP)、機車自動駕駛(ATO)等子系統的原理樣機研發。基于AI與IIoT的鐵路站場智能無人化部分技術與子系統已在多家客戶現場得到了應用。下一步,公司將在上述研發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拓展或升級,最終完成基于AI與IIoT的鐵路站場智能無人化作業整體系統的開發,并推廣應用。
(3)公司的客戶資源和市場開拓能力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市場保障
我國現有工業鐵路站場數千個,市場容量較大。隨著我國礦山、冶金、石化、港口等大型企業新建、擴建項目持續增長,工業鐵路運輸線亦不斷延長。同時,由于鐵路運輸業的特殊性,每經過5至10年,鐵路運輸設備或系統由于老化、技術升級等原因必須進行一次大修或更換。因此,每年不僅有較多的新建工業鐵路信息化項目,還有大量的存量工業鐵路信息化更新改造項目,下游市場需求空間較大。
公司是我國工業鐵路領域領先的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作為國內較早從事本行業產品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企業,公司產品在行業較早研制、較早應用、技術水平領先,獲得了用戶的充分認可,行業地位突出,競爭優勢明顯。其系列產品已開通的鐵路站場數量超過800個,在國內前十大鋼鐵集團中的九家企業、前十大港口集團中的六家企業得到應用。
未來,公司將繼續立足國內重點市場精耕細作,深挖新老客戶業務需求,努力將公司品牌在產業鏈中的價值做強,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公司將通過多渠道開發、合作等形式持續加大新區域、新市場、新應用場景的拓展力度,尋找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的新區域市場,擴大業務覆蓋范圍,以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3、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數字化生產車間建設項目
(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具有良好的政策可行性保障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相關行業發展的政策,加強了資源投入,不斷完善諸如5G新基建、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在我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相關需求保持穩定增長的形勢下,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自發需求也隨之上升,相關產品需求不斷上升,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行業入高速發展時期。
本項目以國家產業政策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落腳點,致力于提升公司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的產能,符合國家對于本行業的發展規劃,因而具有良好的政策可行性保障。
(2)下游應用市場空間廣闊,優質客戶資源長期穩定
公司是目前國內少數同時擁有地面標準軌、井下窄軌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工業鐵路面臨著國家“公轉鐵”政策帶來的大量新建專用線及專用鐵路、智能化礦山建設以及較大存量規模的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的建設和升級改造需求的重大機遇,下游應用市場空間廣闊。
公司下游客戶主要為冶金、礦山、石化、港口、電力等行業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上述行業均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領域,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公司始終堅持以自主創新打造企業自主品牌為企業核心發展思路,以成熟可靠的技術、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與一大批客戶建立了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業績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并進入國際市場,在業界享有良好聲譽與影響力,品牌優勢明顯。
市場空間廣闊疊加優質的客戶資源,將為本項目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市場基礎。
(3)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項目實施基礎條件完備
本次數字化生產車間建設項目是基于公司整體戰略的具體落實,項目建設目標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符合行業技術發展水平以及項目運營的實際需要,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產能。針對本項目實施,公司擬定了相應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人員培訓等計劃,為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四、募投項目延期對公司的影響
本次募投項目延期是公司根據項目實施的實際情況做出的審慎決定,未改變募投項目的投資內容、投資總額、實施主體,不會對募投項目的實施造成實質性的影響。本次調整不存在變相改變募集資金投向和損害股東利益的情形,符合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的相關規定,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符合公司長期發展規劃。
五、相關審議程序及專項意見
(一)董事會審議情況
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募投項目延期的議案》,同意公司對基于AI與IIoT的鐵路站場智能無人化作業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基于5G的礦井機車無人駕駛及移動目標精確管控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工業鐵路信號控制與智能調度產品數字化生產車間建設項目進行延期。
(二)獨立董事意見
公司獨立董事認為: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項目延期是公司根據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作出的審慎決定,符合公司實際情況,不會對募投項目的實施產生實質性影響,不存在改變或變相改變募集資金用途和損害股東利益的情形。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項目延期事項履行了必要的審批程序,內容及程序符合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有關規定。因此,獨立董事一致同意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項目的延期事項。
(三)監事會意見
公司于2023年6月7日召開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監事會認為: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項目延期,是公司根據募投項目的實際情況而做出的審慎決定,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不會對募投項目的實施造成實質性的影響。符合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公司監事一致同意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項目的延期事項。
(四)保薦機構核查意見
經核查,保薦機構認為:工大高科本次部分募投項目延期事項已經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審議通過,獨立董事發表了明確同意的獨立意見,履行了必要的審議程序。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期事項不存在改變或變相改變募集資金投向和損害股東利益的情形,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要求。
特此公告。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3年6月9日
證券代碼:688367證券簡稱:工大高科公告編號:2023-025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公告
本公司監事會及全體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一、監事會會議召開情況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于2023年6月7日以通訊方式召開。本次會議應出席監事3人,實際出席監事3人,會議由監事會主席楊林先生主持。本次會議的召集、召開和審議程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和《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簡稱“《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決議合法有效。
二、監事會會議審議情況
(一)審議通過《關于部分募投項目延期的議案》
表決結果:同意3票;反對0票;棄權0票。
監事會認為: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項目延期,是公司根據募投項目的實際情況而做出的審慎決定,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不會對募投項目的實施造成實質性的影響。符合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公司監事一致同意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項目的延期事項。
具體內容詳見公司于同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上披露的《關于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期公告》(公告編號:2023-026)。
特此公告。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
2023年6月9日
證券代碼:688367證券簡稱:工大高科公告編號:2023-027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聘任副總經理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3年6月7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聘任公司副總經理的議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聘任公司副總經理的情況
根據公司經營管理需要,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并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查,董事會同意聘任李艷紅女士(簡歷附后)為公司副總經理,任期自公司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之日止。
二、公司獨立董事發表意見
公司獨立董事對本事項發表了明確同意的獨立意見,認為:李艷紅女士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規定的不得擔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亦不存在被中國證監會確定為市場禁入者且尚未解除的情況,其任職資格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并具備與其所聘職務以及行使職權相適應的任職經歷、履職能力和條件。本次聘任程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因此,我們一致同意聘任李艷紅女士為公司副總經理。
特此公告。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3年6月9日
附件:
李艷紅,女,中國國籍,1975年12月出生,無境外永久居留權,本科學歷。曾任安徽科力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商務經理、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理部部長、內控中心主任,現任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系統集成事業部總經理。同時兼任合肥正達智控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李艷紅女士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通過合肥華臻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股份248,82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9%。李艷紅女士與其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和公司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亦不存在《公司法》規定的不得擔任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未被中國證監會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未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認定為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未受過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和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或通報批評;沒有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者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等情形;不是失信被執行人。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職資格。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