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傳染性疾病,病程長、治愈率低[1],慢性乙型肝炎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持續復制所致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可造成嚴重的威脅。目前,臨床在本病的治療中,雖仍以保肝、降酶及抗病毒為治療原則,但近年來臨床觀察顯示,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中藥治療,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恩替卡韋為目前臨床最為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因此臨床上研究者嘗試與強肝膠囊聯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觀察療效[2]。
一、強肝膠囊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
對照組接受恩替卡韋方案治療,1d1次口服,連用18周。治療組接受強肝膠囊聯合恩替卡韋方案治療,恩替卡韋方案同對照組,加用強肝膠囊口服,每次2g,1d2次,連用6d后停用1d,以8周為1個療程,完成8周治療后停用1周,治療時間為18周。
二、強肝膠囊組中醫主要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完成18周治療后,治療組各項中醫主要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三、強肝膠囊組肝功能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
完成18周治療后,治療組ALT、AST、HA及LN低于對照組,而ALB高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五、強肝膠囊聯合恩替卡韋可有效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的臨床治療效果
根據慢性乙型肝炎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其可歸為中醫學“脅痛”、“積聚”及 “黃疸”等疾病的范疇。中醫學將導致本病發生的病因歸納為久病體虛、飲食不節及情志不遂等多種,以上多種病因,均可導致肝氣郁結,氣滯血瘀,淤阻肝脈,肝失疏泄,最終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故目前臨床在本病的治療中,仍以“益氣扶正,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強肝膠囊,其是由白芍、板藍根、丹參、當歸及黨參等16味中藥所組成,其方中以黃芪、黨參、山藥及當歸為君,四藥合用,可達益氣扶正,補氣養血之效;以白芍、生地、丹參及郁金為臣,四藥合用,則可達養陰行氣之效;以澤瀉、茵陳、秦艽、黃芩、板藍根、山楂及神曲為佐藥,可達清熱利濕、健脾和胃之功;最后以甘草為使藥,行調和諸藥之效。諸藥合用,使得該藥具有著“益氣散郁、補脾養血、利濕”之效。強肝膠囊聯合恩替卡韋可有效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的臨床治療效果[3-4]。
【參考文獻】
[3]謝正蘭,李鐵強.早期肝硬化的中醫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2):3646-3648.
[4]王娜,毛德文,陳小明,等.205例廣西乙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的中醫體質規律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0):118-121.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