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之勇】
政府部門需在統籌規劃方面構建一個多方面協同的審計管理體系,讓會計事務所、金融機構、稅務機關可以無縫連接,攜手并肩連動。
潘杰
近期,會計事務所遭受內憂外患。繼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因涉金通靈作假案被江蘇證監局和深圳交易所懲罰以后,普華永道也陷入了作假漩渦。做為恒大的審計服務方,普華永道多年以來出示標準無保留意見的財務報告,為廣州恒大“遮風避雨”,誤導眾多投資者,扮演了廣州恒大弄虛作假同伙。而這兩起重大作假案,僅僅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作假污漬的一小部分。連日來,多家上市公司分別向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解除合同。受其影響,審計行業深陷很嚴重的信譽度困境。
因緣際會,上個星期我參觀考察深圳一個藝術展,與一位會計事務所的大佬勁哥認識。勁哥在會計事務所上班了近20年,是行業內頗受歡迎的知名專家。在雙方詳細介紹真實身份時,勁哥聽說我是證券日報的編輯,就感覺到有點不好意思,自我調侃的說:“我一個行業的從業者,都快要變為眾矢之的,老鼠過街了!”
下面一番細聊,我在勁哥那里得到:現階段,深圳市會計事務所的日子很不是太好過,人心渙散,許多從業人員陸續換工作、改行。勁哥與他好朋友的事務所中就有幾位杰出人才離職了。
還有網友發帖稱,會計事務所的從業人員很拼也很忙,因為工作的及時性規定,會計事務所的工作強度非常大,許多業內人士稱自己身體處在“折舊”中。我從此向勁哥證實,勁哥表示認同,并調侃說,這一行業十分“競爭”,競爭異常激烈。
但是,勁哥覺得,相較于工作強度高和“競爭”,巨大的挑戰來源于審計行業中蘊藏的風險性。他舉例說,會計事務所接一單IPO,招標方收取的費用通常是在600萬余元—1000萬之間。做為乙方會計事務所為了實現對擬上市甲方審計,資金投入幾十個人,連續運行5、6個月是常有的事。即便會計事務所全體人員恪盡職守,也難以保證對甲方財務審計不出紕漏。由于一家擬上市公司在多年運營中的會計銀行流水過多,財務審計下去比較麻煩,既需要會計用心資金投入,也要金融機構、稅務機關傾情相互配合。而實際上,銀行或稅務機關一般對會計事務所不理不睬,匹配度相當有限,這也讓審計最終結果打了折扣。一旦招標方掛牌上市,全社會舞臺聚光燈的共同監督下,被曝出會計徇私舞弊,為此審計財務的會計事務所就需要承擔責任,不但要反吐招標方以前收取的費用,還要接受監督機構乃至司法部門增加的懲罰。
根據行規,做為乙方會計事務所服務項目、審計甲方假如掛牌上市,甲方一般會長期性聘用這一家會計事務所當成自己的審計方。下面財務審計該上市公司信披財務報告,也會成為這一家會計事務所的工作梳理。若該上市企業有意徇私舞弊,會計事務所即便不會被賄賂,想履行職責嚴格財務審計,也不一定能財務審計出這其中的“內幕”,由于會計事務所在辦理讀取該上市公司資金或交稅銀行流水時,銀行和稅務機關經常找各種理由拒不配合。
針對以上問題,勁哥感慨:會計事務所的盈利和風險遠遠地不一致。在他看來,在預防上市公司財務作假層面,只是督促會計事務所回位盡職再輔以嚴刑峻法還遠遠不夠。希望,除開現階段所采取的監管方式外,政府部門還應在統籌規劃方面構建一個多方面協同的審計管理體系,讓會計事務所、金融機構、稅務機關可以無縫連接,攜手并肩連動。這般多方面強化措施用勁,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消除會計事務所財務審計不到位的難題。
我覺得,勁哥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故紀錄其言,寫出該文,供有志之士參照。
(作者系證券日報編寫)
報志愿專欄文章僅供參考作者個人觀點。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