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劉茜
為響應寧波市“打造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以及“無廢城市”建設,氯堿龍頭鎮洋發展(603213)計劃投資9.39億元建設年處理10萬噸再生鹽制燒堿項目。
7月30日晚間,鎮洋發展發布公告,該項目是公司筑強“氯堿+石化”產業鏈的重要舉措,項目建設周期為15個月,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
綠色石化行業是浙江規模最大的支柱產業,目前已形成從石油煉制到基礎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的完整產業鏈。今年年初印發的《浙江省綠色石化(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指出,支持寧波建設國家綠色石化先進制造業集群。
鎮洋發展是江浙地區主要的氯堿產品供應商之一,主營業務為氯堿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根據2023年年報,公司有燒堿產能35萬噸/年、氯化石蠟產能7萬噸/年、次氯酸鈉產能20萬噸/年、MIBK產能2萬噸/年、ECH產能4萬噸/年、氫氣產能0.875萬噸/年。
據稱,本項目契合政府倡導的循環、綠色的產業發展戰略。鎮洋發展在公告中表示,上述項目在現有氯堿裝置年產35萬噸產能的基礎上,利用已建氯堿裝置相關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再生鹽精制、一次/二次鹽水精制、電解單元、氫氣/氯氣處理等工序,可實現年處理10萬噸再生鹽制20萬噸燒堿生產能力。
項目以再生鹽為主要原料之一,生產的燒堿、氯氣和氫氣產品大部分可由公司自身、石化園區及周邊企業消納,項目實施后可進一步提升公司氯堿生產規模,降低氯堿單位產品制造費用,提高產品邊際效益。
從投資估算及效益來看,項目資本金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1.79%。項目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自有資金約占45%,其余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去年以來,下游需求減弱、周邊地區產能集中釋放等多重壓力,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影響。今年一季度,鎮洋發展實現營業總收入3.93億元,同比下降20.37%;歸母凈利潤4518.30萬元,同比下降22.96%。
鎮洋發展表示,上述項目無需新征建設用地,技術成熟可靠,原料來源廣泛,建成投產后可有力促進區域循環、綠色發展,進一步提高公司燒堿產品邊際效益,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對公司做強做優做大氯堿產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目前,鎮洋發展在氯堿工藝技術革新、節能減排技術、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實現了多項研究成果的工業化應用。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擁有專利128項,研發人員數量為74人,2023年投入研發費用4252.0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5%。
談及未來發展,鎮洋發展曾表示,將圍繞“產業鏈延伸及轉型”,融入寧波萬億級綠色石化現代產業集群,實施資本與產業雙輪驅動,持續專注基礎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延伸產業鏈,提升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把公司建設成為浙江省臨港重要的綠色低碳石化國資運營平臺。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