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膽汁反流性胃炎(BRG)是在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下,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胃部,侵蝕胃黏膜屏障,造成胃黏膜化學性炎癥病變的一種疾病。本病具有易復發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BRG臨床癥見上腹痛、噯氣、胃灼熱感、泛酸等,目前西醫以藥物治療為主,旨在減輕膽汁反流、保護胃黏膜,改善臨床癥狀。
·研究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學院治療的150例BRG膽胃不和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
對照組給予鋁碳酸鎂片(規格:1 g/片)口服治療。每次1片,每天3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胃力膠囊(0.3 g/粒)口服治療。每次4粒,每天3次。
·療效觀察
①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0.67%,高于對照組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②治療前后膽汁反流分級比較
治療后,2組膽汁反流程度均較治療前改善(觀察組:Z=9.207,P<0.05;對照組:Z=7.036,P<0.05),觀察組膽汁反流程度比對照組改善更明顯(Z=2.189,P<0.05),見表2。
③治療前后胃黏膜炎癥、QLICD-CG V2.0評分比較
治療后,2組胃黏膜炎癥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QLICD-CG V2.0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觀察組胃黏膜炎癥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QLICD-CG V2.0評分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④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2組上述4項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上述4項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⑤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2組血漿MTL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血清GAS、CCK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血漿MTL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血清GAS、CCK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⑥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
治療后,2組血清TNF-α、MCP-1、IL-1β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血清TNF-α、MCP-1、IL-1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結論
中醫學認為,BRG的發病多因情志內傷,肝氣郁滯,膽氣不舒,橫逆犯胃;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濕熱、痰濁內阻,致胃失和降,肝不隨脾升,膽不隨胃降,膽胃不和,膽氣上逆。膽胃不和是BRG的關鍵病機,治應以疏膽理氣、降逆和胃為主。
胃力膠囊組方中姜半夏降逆和胃,以消痞滿;木香、枳實疏肝利膽、通腑化積消脹止嘔;大黃入胃、大腸、肝經,有清透臟腑邪熱之功效,龍膽草善瀉肝膽實火,與大黃配伍可增強清熱瀉火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疏肝利膽、清熱瀉火、通腑化積、降逆和胃等功效。
藥理學研究表明:半夏具有抗胃潰瘍、清除自由基、止嘔、抗炎等作用;木香中的萜類成分具有促進胃排空、解痙止痛、抗消化性潰瘍等藥理活性;大黃可調控鈣離子信號通路,升高胃腸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 度,引起平滑肌收縮,從而增強胃腸蠕動;龍膽苦苷可降低血清生長抑素水平、上調MTL受體在胃腸道中的表達,調節胃腸激素分泌,促進胃排空和腸蠕動;枳實可促進MTL釋放、抑制血管活性腸肽表達,起到改善胃腸動力的作用。
綜上所述,胃力膠囊聯合鋁碳酸鎂片治療BRG膽胃不和證療效確切,能安全有效地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內鏡下胃黏膜炎癥表現,抑制膽汁反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金哲等.胃力膠囊聯合鋁碳酸鎂片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膽胃不和證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3,55(10):42-47.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